时间:2022-10-02 17:29:35 | 浏览:931
安徽安健汽车天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记者 袁野 摄
在六安市城区,10多辆车身上印着“氢燃料电池城市客车”字样的公交车往来穿行,与普通公交车不同,这些公交车只排出水而无其他污染性物质。生产、运营这些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的,正是位于该市金安经济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安徽明天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似这样的“高大上”产业正成为六安发展的一道风景线。通过深入实施工业“积树成林”工程,六安2020年工业增加值是2015年的1.4倍。其中,战新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实现翻番,5G设施建设及“5G+工业互联网”示范走在全省前列,跻身合芜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绿色振兴赶超发展,是突出六安绿色底蕴的五大发展,是以动态速度赶超实现静态总量上移的竞相发展,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对标发展。 ”六安市委书记叶露中说。
延伸产业领域,老区工业新花朵朵
在明天氢能一尘不染的厂房里,记者看到工人正在操控机床,加工薄如蝉翼的氢、氧极板。
“这是氢燃料汽车发动机的核心部件,而从极板到发动机制造的全部流程,我们公司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明天氢能公司总经理张健告诉记者。
该公司目前承担的科技部 “可再生能源与氢能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膜电极量产工业化技术及装备课题,被列入安徽省 “三重一创”重大专项工程。该公司是国内率先完成万套级自主核心零部件的冲压、焊接、组装、测试等工艺装备解决方案的企业。
在舒城县杭埠工业园区的精卓光显二号园区里,工人们正在紧张地调试各种设备。这里占地39万平方米的厂房将在今年12月底投入使用,主要生产AMOLED柔性显示触控模组、LCM显示触控模组、商显大屏、5G智能终端等产品,2022年全部达产后产值可达240亿元。
“十三五”以来,以明天氢能、精卓光显为代表的一批龙头战新企业陆续在老区落地生根,为六安“绿色振兴赶超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战新产业已成为该市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动力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我们主动出击,不断延伸产业领域,布局了很多以前从未接触的产业。 ”六安市发改委负责同志告诉记者。该市在全省率先布局氢能产业,还引入国内触控行业龙头企业,加快新型显示产业布局,在触控模组领域占有重要一席。同时出台《六安市5G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率先布局了11个“5G+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和“5G+智慧应用”示范企业。目前,六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提升至548.1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由14.6%提升至38.6%。
推进“接群融链”,产业借势跨越发展
在位于六安市金安经济开发区的安徽安健汽车天窗科技有限公司里,机械臂灵活地抓起一扇扇汽车天窗配合工人进行组装,崭新的天窗被组装调试完成后,装箱等待发往省内外汽车企业。
“我们企业去年在六安投产,今年产值可以达到2.5亿元。之所以选择在六安投产,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区位优势。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合肥蓬勃发展,在六安设厂,我们可以直供合肥江淮、芜湖奇瑞,也可以给湖北、河南的车企供货,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 ”公司负责人郑良鍫说。
六安抢抓机遇,把全面对接长三角、深度融入合肥都市圈作为新时代发展的重要抓手,激发绿色振兴赶超发展新动能。 “我们完善产业招商指南、重点企业信息库、重点招商项目库、重点人才信息库,编制《链接合肥产业招商计划书》《招商参考》,分析周边城市重点产业链,梳理上下游关键领域重点目标企业清单,拟定短中长期招商计划。 ”六安市投创中心主任闫浩滨告诉记者。
六安市为此组建了“5+1”产业链推进组,围绕电子信息、新材料、装备制造、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绿色食品与生物医药+数字创意与现代服务业产业领域,市、县区分别成立由党委、人大、政府、政协主要负责同志和相关负责同志担任产业链链长的产业链推进组,下设工作专班,负责产业培育、“双招双引”和突出问题协调解决等工作。
“仅今年1月至10月,六安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292个、同比增长10.6%,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66个、同比增长26.9%。全市实现到位境内资金688.5亿元,同比增长16.3%。‘双招双引’带来的高质量投资,支撑了六安市的高质量发展。 ”闫浩滨说。
厚植“亲商”氛围,企业发展安心放心
今年4月,明天氢能公司的加氢站拿到了全省首张车用氢气气瓶充装许可证。
“我们的加氢站是全省首个,环评、安评都没有标准可以参考。加氢站不能运行,我们的氢燃料汽车就无法上路。六安市领导得知我们的困难后,第一时间带队到相关部门沟通,第一时间为我们解决了安评、环评问题,还让我们在今年拿到车用氢气气瓶充装许可证。有了这样的营商环境,我们企业可以放心大胆地发展。 ”张健说。
近年来,六安市大力开展“千名干部进万企”“四送一服”行动。大力度、全覆盖、高效率服务企业,在六安已成为干部的自觉和部门的无条件义务与职责。六安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亲自谋划实施“千名干部进万企”“四送一服”行动,全程关注,定期调度。同时,六安市通过实施深化综合窗口改革、低风险产业类项目审批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创优“四最”营商环境。
截至目前,六安市解决企业诉求1.85万个,企业满意度由88.4%提高至99.4%,“四送一服”综合服务平台用户数达11.79万个,占全省13.3%,位居全省第一。据2021年上半年发布的《安徽省营商环境评价报告》显示,六安市总体排名位居全省前列,企业开办、登记财产、市场监管、获得信贷、获得用水用气、保护中小投资者等指标均为全省标杆。
·记者手记·
六安市重产业促升级,一批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新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初步形成了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成为该市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动力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同时,该市立足实际,坚定不移实施绿色振兴赶超发展战略,全面增进老区人民福祉,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
来源: 安徽日报 作者: 张大鹏 袁野
6月20日,众为资本宣布募资超10亿人民币基金,出资方包含国家级母基金、顶级机构投资人、家族办公室以及分众传媒、金达威集团等众多产业出资人,本支基金将延续“科技产业”投资策略,沿着产业科技投资脉络,深耕数字经济、硬科技、消费及出海赛道,聚焦投资科技驱动的成长期优秀公司。
不过,当前科技领域也出现早期投资扎堆、过早推高估值、投资人踩进投资“坑”的情况,可见做好“投早投小投科技”并不容易。这样的例子令我们非常吃惊,因为以前产业资本很少投到这么早期,这也让我们切实感受到整个市场和资本都在往前走。
昨日上午,全市重点产业链招商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举行,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各区市政府(管委)主要负责人、签约企业代表齐聚线上线下,共同探讨烟台招商引资发展之路。香港科盈泰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佳枫也表达了对烟台营商环境的肯定。
对此,凯联资本8月17日发表观点表示,由外资厂商和内资厂商共同服务的汽车智能化产业链,有望形成类似于以往消费电子产业的供应商格局。凯联资本产业研究院院长由天宇称,汽车智能化相关产业链的高成长性,主要是由低渗透率提升叠加造车新势力带来的“智能化竞赛”所共同驱动。
南宁云—南宁新闻网讯(记者黎南茜杜佳徽游智超见习记者盘瑶实习生唐雨)8月18日,由中共南宁市委网信办主办,南宁市互联网舆情中心、广西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承办的2022年“网友看南宁”系列——“聚集南宁重点产业发展”主题活动举行。
新华社上海8月20日电(记者杨有宗)记者20日从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成立满3年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正在加快建设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和现代化新城。推动临港新片区在新起点迈出新步伐,上海市政府制定了《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的若干政策措施》。
在制造业方面,增长极功能显著增强,其中智能新能源汽车成为新片区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张宏韬说,“面向未来,临港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上海将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前沿产业集聚区、打造新兴产业改革发展的创新试验区、打造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示范样板区三个方面重点支持。”
南都讯 记者 卢亮 深圳打造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又有新风口,万亿级赛道显现。8月16日,2022“氢20国际氢能产业领袖(深圳)峰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峰会围绕“氢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氢能前沿基础技术研究、布局建设氢能创新载体、业
点蓝字关注,不迷路~因先后入股增资A股上市公司中国宝安,深圳国资再次被推到聚光灯下。今年5月,深圳国资通过旗下投资平台——深圳市承兴投资有限公司(简称“承兴投资”)和深圳市鲲鹏新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简称“鲲鹏新产业”)在二级市场上增持中国宝安
南都讯 记者卢亮 深圳打造新能源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又有新风口,万亿级赛道显现。8月16日,2022“氢20国际氢能产业领袖(深圳)峰会”在深圳会展中心开幕。峰会围绕“氢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氢能前沿基础技术研究、布局建设氢能创新载体、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