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2 17:36:34 | 浏览:1151
虽然早在2006年,安徽省政府对“六安”的“六”读音,作出“官方认定”,但究竟读“lu”,还是“liu”,争议一直未停。日前,在播报关于六安的新闻时,央视主播将“六安”中的“六”读成“liu”,再次引发各界大讨论。为此,本报专访了两位国内相关领域知名学者,他们都是安徽人。
多位央视主播读“liù ān”
引发“六安”读音争议的,依旧是央视主播。日前,在六安疫情引发全国人关注的同时,在央视新闻频道等播出的多档新闻节目中,多位主播将六安读作“liù ān”。
其实,“lù安还是liù安?”,这样的争论,早在2016年,就因央视新闻主播的发音而存在。当年4月27日晚,在央视《新闻联播》一则报道中,主持人郭志坚将“六安”读作“六(liù)安”。
随后,网友指出郭志坚的读法是错误的,“六安”应该读作“六(lù)安。对此,郭志坚4月28日12时55分发表微博回应称,“谢谢广大观众对‘六安’地名发音的关注。对于媒体工作者来说,发音书写的唯一依据是经过国家权威部门审定的字典,相信大家一看就明白了。”
为了强调“六(liù)”读音的准确性,郭志坚在该微博后附上了4张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的照片。词典内容显示,“六”只有“(liù)”这唯一的一个读音。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注意到,之所以有两种读音争论,源于2005年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该版词典未收“六安”这个地名,并删除了“六”字头下“lù”这个音。此后,2012年出版的第6版、2016年出版的第7版,均未收录“六安”词条。
刘祥柏:字词典删除“lù”是尊重语言事实
就《新华字典》中为何删除了六“lu”的读音,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曾致电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新华字典》编辑室。该科室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建议看该所语言学专家刘祥柏的文章。“他既是方言的专家,也是安徽人,而且也参与了审音,他应该是最权威的。其实我们字典,是根据国家审音和专家意见来执行,不是想怎么改就怎么改。”
作为一位六安人,北京大学语言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刘祥柏坦言,对读“lu”安,还是“liu”安,自己没有任何倾向性。记者注意到,早在2016年,就“六安”读音的问题,刘祥柏曾专门撰写文章《“六安”地名的读音》作出解释。5月21日,在接受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采访时,刘祥柏再次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六安”的“六”读“lu”,非当地方言,也非古音发音,而是普通话的一个文读音。
该文章指出:从历史和方言的角度看,“六”字一直是入声的读音,普通话存在过文白两读也是入声读音在普通话音系中的具体体现。汉语史、现代方言和普通话都不存在一种单独的“六”字读如去声“路”的读音来源。普通话“六”这个入声字有文白异读,文读lù,白读liù,这是普通话古次浊入声字读为去声这种音系类型的一个特征,而不是古音特征,也不是方言特征。
5月21日,刘祥柏研究员阐述这篇文章时告诉记者,在六安方言中,六安的“六”其实并不读“lu”,而是读“luo”(音),这是两个音。他还以自己的名字举例说明,“柏”也有两种发音,一个是“bai”,一个是“bo”。“所以我也不介意别人怎么读我的名字。”
刘祥柏文章还称,随着普通话自身的发展演变,“陆”字在普通语词里仍然读lù音,而“六”字一度存在的文读音lù则逐渐消失,普通语词中早已不存在这种文读音。因此,不能根据方言同音的入声字“陆”字音来类推普通话“六”字音。部分字典、词典地名中标注文读音lù,反映的是大半个世纪前的普通话地名审音成果,并没有体现普通话语音变化趋势;《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在最近的一两个版次中不再收录"六"字已经消失的文读音lù,则是尊重语言事实的体现。
刘祥柏指出,这让使用者有了两种理解:第一,读什么都没有错;第二,既然没有“lu”,那只有“liu”的读音,于是央视主播读成“liu”,可以理解。“这本身就存在着一定模糊性。”
刘祥柏表示,这个模糊的空间,留给未来国家权威地名审定部门审定,究竟是读“lu”,还是“liu”,因为作为地名,它只能是一个音,而不能是两个音。他希望,将来民政部门和语委部门,包括跟地方部门能够认真对待这件事情,多沟通,把这个事情道理最终说清楚。
黄德宽:删除lù的读音,处理简单了些
5月20日,清华大学讲席教授、出土文献研究和保护中心主任、中国文字学学会会长、原安徽大学校长黄德宽,在接受安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六安”中的“六”应读为“lu”。黄德宽认为,读“lu”符合古音和方言习惯,根据“名从主人”原则,读音可以不改读,《现代汉语词典》中审音读Liu,虽有助于推广普通话,但处理简单了些。
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室(文史馆)馆员、文史专家戴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辞海》在“六安”条中明确标注只读Lù"ān,并且其“六”的第二条释义为:“(lù)古国名。偃姓,皋陶之后。在今安徽六安。”因此,他认为六安还是应依其原意读Lù"ān。
民政部:后期会有回应
有网友在国家民政部官网交流互动区留言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15》里六安市的拼音注释为‘Luan Shi’,那根据最新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里安徽省六安市的‘六’字发言有改动吗?是不是依然读六(Lù)安呢?”
对此,5月19日,民政部区划地名司回复网友留言咨询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20》中,六安市拼音为“Lu’an Shi。”5月21日,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就六安读音问题,发函采访民政部。该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后期会有回应。
之前,在第5版《现代汉语词典》删除“lu”读音后的第二年,2006年,安徽省政府曾表示,地名应充分尊重当地政府和群众意见,六安应该保留“lù ān”的旧读音。根据当时的报道,就“六安”读音问题,安徽省政府回应,六安市认为,六安地名是汉武帝时确定的,已有两千年历史,“六安”的“六”不仅反映着当地地理地貌特征,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有着鲜明的区域性特点和特殊含义。《康熙字典》和现代辞书均认定“六安”的“六”读“lù”。该市要求保留原读音。
该回应还称,国家地名研究所的有关专家对安徽省的这一做法表示认可和理解。
记者注意到,六安市政府官方网站也对“六安”读音问题作出解释。该网站今年3月30日的更新信息显示,六安地名是以“六”、“六国(录国)”、“六安国”、“六安州”的历史延续而来。“六国(录国)”作为一个方国,历经夏商周三代,直到公元前622年被楚国所灭,这在商朝的甲骨文和周朝的青铜铭文中均有多个实物为证。而“六”的古音和民俗传承的方言均从“录”而读作六(lù)。
来源:中安在线
去年12月份,沿江高铁正式确定在麻城北并站,麻城方面明确表示:车站规模和站台轨道与六安北相当。沿江高铁,又称沪渝蓉高铁,是一条连接上海和成都的、东西方向的交通大动脉,设计时速350公里,它也是中国东西方向最为重要的一条国家级高铁干线。在麻城
巍巍下骆山,滚滚汲河水。他披星戴月,风雨无阻,往返于叶集区姚李镇南部漫山红村的乡间小道。上门看病、义务宣传卫生健康知识……不是在坐诊,就是在出诊的路上。30多年来,村容村貌在变化,医疗条件在改变,但他坚守的医者仁心从未改变,他就是漫山红
新华网北京5月24日电(郭香玉)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元狩二年取“六地平安”之意,置六安国,“六安”之名沿用至今。因舜封皋陶于六(Lù),故后世称六安为皋城。1992年12月,六安市与六安县合并,称六安市(县级)。1999年9月,国务院批准
5月14日晚,《新闻1+1》关注安徽、辽宁疫情防控情况,针对安徽六安目前确诊病例情况,六安市卫健委主任吴广进作出最新回应:安徽省六安市卫健委主任吴广进:目前,六安市共有本土确诊病例3例,无症状感染者7例。确诊病例中,1例为昨日通报,1例已于
六安,一个让六安人、外地人情感交错的城市。又到一年的毕业季,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开始走进社会,投身到建设美好祖国和实现自己梦想而发光发热!可,名为三线城市的六安,却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一、生活之城!六安,装的下生活,装不下梦想。毕业季走进社会的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为进一步强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强化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帮扶工作,六安市金安区人社局聚合各方力量,在政策上加码、行动上发力、服务上提质,交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高质量答卷。打好政策组合拳,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盘落实
澎湃新闻记者 吕新文据安徽省六安市政府网站5月17日消息,5月15日来电人投诉反映称:自己在金安区皖西宾馆缴纳定金,定了5月17日的婚宴,现因疫情无法举行,酒店不允许延期,也不退定金,且取消婚礼还需支付给酒店违约金,(投诉人)认为不合理;现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记者从六安金安区政府办获悉,金安区找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产业定位,不断优化蔬菜、水果供给。打造鲜菜园。深入开展蔬菜标准园建设,提质增效、绿色发展,推进蔬菜产业走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上半年蔬菜播种面积11.0万亩,总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记者从六安市自然资源局获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关于城乡规划公开公示的规定》等相关规定,现将本方案进行批前公示,征询公众意见。如有意见者,请以纸质或者电子邮件形式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单位联系。(该方
6月23日下午,安徽霍山县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和大会闭幕式。会议应到代表200人,实到代表194人,符合法定人数。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依法选举张守锐为霍山县人民政府县长。 据官方简历,张守锐,男,汉族,197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