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2 18:33:25 | 浏览:655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
近日,走进六安市叶集区姚李镇、洪集镇、三元镇等农业主产区,广袤的田野,生机勃勃,平整的田块,宛如棋盘,阡陌纵横,还有耕作在田间地头的农民和穿梭在田间的农机,构成了一幅和谐的春耕图。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近年来,六安市叶集区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探索田、土、水、路、林综合治理,建设易于耕作、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9.8万亩。如今,高标准农田建成区,土地集中连片,道路相连,产业蓄势待发,“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格局基本形成。
与此同时,该区加快形成投入多元、功能多元、收益多元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新机制,加快土地流转步伐,积极鼓励和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承包大户参与或参加高标准农田建设。叶集区金桂种植专业合作社、叶集区天成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一批农业企业积极参与高标准农田建设,形成多元化社会融资方式。建成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2021年,在现代农业产业园内,建设高标准农田面积2.75万亩。
农业基础设施的提升,有效发挥了引凤还巢的作用,高标准农田吸引省内外客商到叶集投资现代农业,稻鱼空间、稻田花海等生产观光园纷纷落户叶集高标准农田建成区。2021年3月份,投资3300万元的四季亘云田园综合体项目在三元镇开工。该项目以生态环境综合利用和高科技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为主导,打造集农业生产、名贵花卉、果林、畜牧生产、科技培训、休闲游赏为一体的生态农业园和旅游风景区。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霍邱人张纯伟从北京返乡在洪集镇金星村投入1500多万元建设具有旅游观光、休闲采摘的软籽石榴基地,据张纯伟介绍,园内水泥路、停车场、公测、水渠等基层配套设施齐全。“我们计划流转土地2400亩,种植十万株软籽石榴,销售收入目标6000万。”谈到未来,张纯伟信心十足。
各乡镇街还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发展特色种养业,山鹰椒、合兴小南瓜、软籽石榴、稻虾米、三元小龙虾、罗氏沼虾等农业品牌效益日显。
据了解,2021年叶集区结合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统筹谋划,预计建设高标准农田4万亩,建设项目覆盖4个乡镇6个行政村,涉及美丽乡村和人居环境改善3个村,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紧密结合,实现乡村振兴和乡村“颜值”双提升。(刘家斌)
鹰潭最新人事任免!鹰潭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96号)鹰潭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十次会议,于2021年10月22日决定任命:汪荣中为鹰潭市乡村振兴局局长。现予公告。鹰潭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1年10月22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李光正 通讯员 万宾当阳市坝陵街道照耀村位于漳河西岸,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传统村落。近几年,照耀村聚乡贤之智,抢抓乡村振兴重大机遇,积极探索“田园风光,五彩照耀”特色创建之路,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
核心提示近日,市委召开农村工作会议,表彰了2020年度全市“三农”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山阳区位居城区第一名。本号今日推出报道,展现山阳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成果,敬请关注!昨日,记者走进山阳区中星街道巡返村,犹如走进了一个大花园,庭院深
来源:【河南省乡村振兴局】9月20日至22日,省乡村振兴局二级巡视员陈仁辉带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重点工作调研组先后到新乡市封丘县、原阳县开展调研指导。调研组一行通过入户走访、查看项目等形式,详细了解当地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运行、政
蚌埠市淮上区一蔬菜大棚 蚌埠市淮上区区委宣传部供图蚌埠市淮上区一蔬菜大棚 蚌埠市淮上区区委宣传部供图中新网安徽蚌埠6月8日电 (刘浩 怀萱)“人都往外走,村里留不住。”这是以前村民对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镇双墩村的描述。如今的双墩村已然换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近年来,安庆市宜秀区人大常委会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和代表作用,逐渐从“会议室”走向“田间地头”,积极探索乡村振兴路上的人大实践。履职最前沿。实地走访、现场查看、面对面提问,最能发现问
新华网北京5月24日电(郭香玉)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元狩二年取“六地平安”之意,置六安国,“六安”之名沿用至今。因舜封皋陶于六(Lù),故后世称六安为皋城。1992年12月,六安市与六安县合并,称六安市(县级)。1999年9月,国务院批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俗语可以用在城镇变迁上。如河北省会石家庄,曾经是一个村庄,后来由于铁路交汇,迎来了飞速的发展,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安徽省六安市,有一个年轻的市辖区——叶集区。叶集区的前身是叶集镇,隶属于霍邱县,是该县西南部
河北新闻网讯(潘风领、张磊、曹书瑞)田园综合体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动能,是实现产业振兴的新支点。近年来,河北省枣强县嘉会镇强化规划、突出特色、精准发力,依托自然资源、特色产业、农业园区等优势,致力于打造集观光农业、创意农业、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田
本报讯 2021年11月9日,记者从朔州市朔城区政府了解到,朔城区深化与高校合作,不断引进融合众多一流高校在人才、科技、成果方面的优质资源,以培养“三农”专业人才、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创建成果转化基地为抓手,统筹推进产业兴旺、环境优美和生活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