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2 19:15:53 | 浏览:555
安青网讯最美人间四月天。4月的霍山县,春和景明,春意盎然。
地处大别山腹地的霍山县,在红色精神的引领下,将“生态立县”确定为县域发展的“首位战略”,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树立生态富民理念,推进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走出了一条绿色振兴的特色发展之路。
红色领航 赓续精神血脉
“霍山县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曾创造了四个‘安徽第一’”。4月22日,霍山县委书记项跃文在大别山安徽红色区域中心纪念馆现场客串讲解员,给来访的记者们讲述了当年那段血与火的历史。
据介绍,四个“安徽第一”是指1929年5月,在安徽第一次发动民团起义——诸佛庵民团起义,在皖西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拉开了六霍起义的序幕,成为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三大起义之一。1930年1月,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第33师,成为红四方面军的重要组成部分。1930年4月12日,红33师攻克安徽第一座县城霍山县城,成立了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霍山县苏维埃政府。4月底,霍山县全境赤化,成为安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全境赤化县。
大别山安徽红色区域中心纪念馆以“红色中心,峥嵘岁月”为主题,共分为序厅、“星火燎原,红色中心”“艰苦征战,红旗飘扬”“同仇敌忾,英勇抗日”“千里挺进,逐鹿中原”“薪火相传,红源流长”“红色传承,绿色发展”七大主题展区,通过场景营造、全数字沉浸式影院、互动投影秀、雕塑微剧场、微缩模型、电子地图、大型油画等现代声、光、电等多媒体科技手段,重点打造十余处亮点,再现了一段波澜壮阔、英勇抗争的革命历史,以及霍山人民前仆后继、无畏牺牲的英雄气概。
“鄂豫皖苏区能够28年红旗不倒,新四军能够在江淮大地同敌人奋战到底,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能够站住脚、扎下根,淮海战役能够势如破竹,百万雄师过大江能够气吞万里如虎,根本原因是我们党同人民一条心、军民团结如一人。”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这样说。
在众多雕塑微剧场中,喻氏六杰满门忠烈、为革命捐躯的故事在众人中引起了热烈反响。喻氏六兄妹出生于大化坪镇舞旗河村一个生活殷实的商人家庭,革命战争年代,他们放弃了安逸的生活,自觉投身于革命事业,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光荣捐躯。
“大姐喻本芳土地革命时期任中共中央上海和合肥的交通员,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共大化坪区委书记;大哥喻石泉土地革命时期任中共霍山县委书记,他还是皖西第一个县苏维埃政权创始人……老六喻本均曾任新四军四支队宣传科科长、华东野战军旅团政治委员”。在大化坪镇红色纪念园巍峨的纪念碑前,一堂特色的红色教育课正在进行着。
大化坪镇白莲岩中心学校副校长叶茂盛正在给当地少先队员、党员、干部、群众现场讲述革命故事。“我们收集了与大化坪镇和霍山县有关的革命故事,编成教材,教育、引导大家尤其是青少年们从历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追寻红色足迹,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叶茂盛说,白莲岩中心学校申报了“红色文化进党课、进课程”特色党建项目,每月15日前后在中心学校高年级上一节红色地方课,系统介绍大化坪及霍山红色革命的历程,以身边的红色文化教育下一代。
磨子潭镇党建主题公园位于佛子岭水库上游的龙井冲村,核心标志是“永远跟党走”群雕,有四个篇章,分别是:“一园”是筑梦园,展陈党建知识、红色精神、红色征程等;“一路”是红廉路,展陈红廉文化和红廉传统;“一带”是亲水观光带,展陈红色霍山和绿色霍山;“一场”是圆梦广场,展陈党的十九大精神、党支部堡垒作用、“两学一做”“三会一课”、入党誓词和党员权利义务等内容。
磨子潭镇宣传委员胡婷婷介绍,建立党建主题公园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牢记使命,发扬光荣传统;不忘初心,传承红色基因,在党的领导下砥砺前行。
西镇暴动纪念馆落坐于漫水河镇羊角山巅、清水河畔,收集了千余件文史资料,馆内声、电、光等一体化布展,分“曙光初现”、“西镇狂飙”、“威震皖西”、“巩固苏区”和“峥嵘岁月”五个部分,清晰地记录了以西镇暴动为主的武装起义的始末,以此纪念691位有名烈士和众多的无名烈士。
“霍山是大别山安徽红色区域中心,西镇就是霍山革命的中心”。4月23日,漫水河镇党委书记邱前东介绍,1929年11月19日,党在这里领导了威震皖西的西镇暴动,成为当时皖西第一次成功的武装暴动,它和独山暴动一起成为六霍起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纪念馆与旧址结合在一起,成为霍山县重点红色教育基地,被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截至目前,西镇暴动纪念馆已累计接待游客三千余批次,受教育人数达到五万余人次,充分发挥了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功能。
缅怀先烈,激励今人,教育后代,早已成为霍山县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最有力的方式之一。
大别山安徽红色区域中心纪念馆
绿色振兴 生动践行“两山”理论
茶香小镇大化坪
“只有亲身到了这里,才知道霍山的山这么青、水这么甜、天这么蓝。”来磨子潭镇旅游的王云芝满脸兴奋。
4月22日下午,宋家河村古村茶栈的游客络绎不绝。大家争相在“天空之镜”玻璃台上拍照留念,欢乐的笑声点燃了这个大山深处的小山村。
作为大别山国家风景道和六安茶谷的重要节点,宋家河村毗邻佛子岭水库、大别山主峰景区,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每年茶季,宋家河村古村茶栈云集大量客商,是磨子潭镇重要的茶叶贸易栈点。
“去年,宋家河村集体收入100万元,今年有望突破150万元。村民们户均收入万元,单茶叶一项户均增收1.5万元”。对于发展带来的可喜变化,磨子潭镇镇长吴义云感慨地说,以前是坐吃山空,现在是靠山致富。只有持续保护好、合理开发好家乡的绿色生态,才能帮助乡亲们尽快摆脱贫困,真正实现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近年来,霍山县抢抓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建设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全面推动“全景霍山,全域旅游”建设,投入26.6亿元建成总里程150千米沟通全县多个乡镇的“最美环线”,串联起茶乡、酒乡、药乡、花乡等15个特色城镇和大别山主峰(白马尖)、佛子岭等4个4A景区。在生态旅游的带动下,周边群众“靠山吃山”,通过开办特色农家乐,发展优质农产品,沿线十多万人致富增收,实现了生态建设成果的绿色共享。这条“最美”景观路真正成为了百姓心中的“致富路”和“幸福路”。
随着旅游大通道的建成通车,磨子潭镇党委、政府结合拆迁安置、茶谷建设、乡村旅游、脱贫攻坚、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等工作,统筹推进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工作。先后投资近2000万元,建成了古村民宿、古村寻根园、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茶旅文化体验中心、集装箱露营地、水上乐园。宋家河古村茶栈已成为集种茶、采茶、制茶、购茶、品茶、论茶为一体的综合性茶谷小站。
霍山黄芽美,春来一县香。时值季春,黄芽茶香直抵心间。茶产业是霍山县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近年来,霍山县坚持走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清洁化、品牌化、科技化发展之路,出台一系列政策,从技术推广、推介营销、链条延伸、品质控制、品牌塑造,到全面加强地理标志保护,让霍山黄芽一步步走向高端。
大化坪镇地处霍山县西南部,是霍山黄芽主产地、原产地和核心区,也是全县面积最大的镇,总面积230.9平方公里。目前,该镇家家户户种茶,茶叶种植面积3万亩,2020年茶叶总产量800吨,总产值0.95亿元,茶企120余家,交易量1000吨以上,交易金额1.5亿元以上,茶产业已成为当地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现在,每户平均收入超过万元,有的达到了2.3万元,甚至更多。”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陶俊说。
太平畈乡是“西山药库”核心区、霍山米斛原产地。近年来,该乡立足区位优势,依托霍山石斛产业,逐步构建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做大石斛产业,着力打造石斛之乡,推动石斛之旅,全面带动群众致富,彻底激发了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霍山石斛和中药材现在已经是我们的支柱产业,全乡现有70%以上农户从事霍山石斛生产、加工及其延伸的产业链。种植的,收购的,加工的,帮工的,销售的,全乡老少无闲人,连那些不能干重体力活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妇女现在都有事干。”副乡长陈琳切身感受到了霍山石斛给家乡带来的翻天覆地 的变化。
目前,该乡石斛基地规模达1.3万多亩,从事石斛生产、加工的企业、合作社266家,全乡人均年增收万元以上。截至目前,该乡农村商业银行存款余额已达3.5亿元,户均9万元,人均2.3万元,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到了绿色发展带来的实惠。
在农业农村部发布的《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镇亿元村名单》中,我省有4个乡(镇)入选,太平畈乡以霍山石斛产业产值达12.13亿元位居其首。这个曾经全县最穷困、最偏僻的深山区乡,如今成了全县首富,不但成为乡村振兴的霍山样板,也是“两山”理念在霍山县的最生动实践。
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否让绿水青山给群众带来金山银山,是关乎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成效的胜负手。霍山县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调转促”步伐,高举“生态工业”大旗,重新洗牌,加强循环化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积极培育水饮品及食品酿造、高端装备制造、光源电器、竹材加工、中药现代化等五个百亿产业集群。
迎驾集团积极探索白酒酿造的生态之路,搭建了以生态产区、生态原料、生态发酵、生态循环为支撑的生态酿造体系,投资超亿元建成生态循环系统,用酿造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糟、废液产生沼气,沼气燃烧锅炉产生高压蒸汽发电,发电后的余热用来酿酒,形成“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的闭合式循环,实现了资源的永续利用。当前,迎驾野岭产业园年产剐水100万吨、饮品5万吨,剐水成为中国首批获得绿色食品认证水品牌。
此外,各乡(镇)结合地域特色和资源秉赋,充分提炼红色历史文化、特色山水文化、茶文化、酒文化、中药养生文化,积极打造出仙人冲画家村、月亮湾作家村、屋脊山摄影家村“三家村”,以及“温泉小镇”“石斛小镇”“漂流小镇”“鲜花小镇”“茶香小镇”等一批特色小镇。让无论哪个季节到霍山县生态游、康养游的游客都能充分享受到大自然无私的馈赠。
2020年底,霍山县被生态环境部评为全国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如今的霍山县经济、社会发展走上了“绿色通道”,以生态种植、生态养殖、生态酿造、生态旅游、生态康养等为主打的特色产业,正源源不断地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引领全县人民走向乡村振兴,迎来全面小康。
“迈入‘十四五’,踏上现代化建设新征程,霍山人民信念坚定、信心满满,继续在传承红色基因、锻造红色灵魂中接续奋斗,奋力推进更高质量绿色发展,争当大别山区现代化建设排头兵,让霍山成为越来越多人向往的‘诗和远方’。”霍山县委书记项跃文说。
□通讯员 张金柱 杜世宏 本报记者 韦玉柏
平报融媒记者 闫增旗“看到有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创业环境又这么好,我就回来办了这个企业,让乡亲们不用背井离乡就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9月8日上午,在位于石龙区龙河街道刘庄村的河南百邦物流有限公司新型节能环保全封闭式仓储物流站台内,
2月22日,鹤壁市淇滨区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议部署,动员全区上下真抓实干、求真务实,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力促进农业稳产、农民增收、农村安定,高质量打造乡村振兴“淇滨样板”。过
未来,泥咕咕广场将成为西杨玘屯村的地标性建筑。(效果图) 走进国家级非遗泥咕咕的发源地——河南省鹤壁市浚县西杨玘屯村,墙壁彩绘、村中泥塑、栏杆雕刻……处处都能看到泥咕咕的元素,村内还有许多手艺人每天对手上的泥咕咕精雕细琢。西杨玘屯村地处大
映象网信阳讯(记者 吴彦飞)今年以来,信阳市平桥区以实施乡村振兴为抓手,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围绕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目标,聚焦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努力
来源:人民网-安徽频道 原创稿近年来,安庆市宜秀区人大常委会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举措,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和代表作用,逐渐从“会议室”走向“田间地头”,积极探索乡村振兴路上的人大实践。履职最前沿。实地走访、现场查看、面对面提问,最能发现问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 日前,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必须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要,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2004年以来,19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陕西新闻联播》记者 孙增胜 贺亚洲 )榆林市横山区曾是我省有名的贫困县,近年来,当地因地制宜,促进当地传统农业产业向高效农业迈进,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基础。清明节后,陕北地区就进入了紧张的春耕。在横山区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