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生态好“颜值”蝶变富民真“价值”

时间:2022-10-02 18:47:56 | 浏览:1147

山之巅、水之源,走进霍山,既能行到水穷处,亦可坐看云起时。这里是革命老区,也是山区和库区,更是国家生态功能区核心区域。曾经,绿水青山春常在;如今,金山银山滚滚来。厚植“底蕴”“不食三月鲫、不打阳春鸟,高山常在、细水长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

山之巅、水之源,走进霍山,既能行到水穷处,亦可坐看云起时。这里是革命老区,也是山区和库区,更是国家生态功能区核心区域。曾经,绿水青山春常在;如今,金山银山滚滚来。

厚植“底蕴”

“不食三月鲫、不打阳春鸟,高山常在、细水长流,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在霍山,经常能听到这样一些俗语,当地对生态环境的严格保护意识由来已久。

土地革命时期,县级红色政权生态保护《森林办法》在这里诞生。1930年4月,中共六安中心县委书记舒传贤主持召开六安六区苏维埃大会,通过了《森林办法》决议案。这是镌刻在皖西大地、见证红色政权致力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历史丰碑,也是红色苏区最早蕴含义务植树内容的革命文献,开启了皖西大地绿色航程,在生态文明建设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进入改革开放初期,“封山育林”工程在这里实施。1989年,制定了“三年绿化荒山、五年绿化霍山”的“三·五”计划,全县造林成果居全省第二、全地区第一。1992年,霍山在全国率先提出树立“林本意识”,坚持从改变山区群众“靠山吃山”的传统思维入手,强力实行“三不准”,即:不准乱砍滥伐、不准乱挖滥垦、不准使用椴木生产食用菌。大力推动林业综合发展,积极倡导“经济山”,“管死实心的(树木),搞活空心的(毛竹)”。

本世纪初,“生态立县”战略在这里确立。早在2001年,霍山就提出“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污染不进霍山”的发展理念。2011年,霍山成为全国第四个、中西部第一个国家级生态县。2014年10月,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举办的绿色发展跨洲视频研讨会在霍山召开,并发表了《贫困地区绿色发展之六安宣言》。2019年9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皖西革命老区实践理论研讨会在霍山举行,一度引起强烈反响。

“在‘六县’战略中,把生态立县放在首位,一棒接着一棒跑,一届接着一届干,毫不动摇保护生态,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奋力争当绿色发展排头兵,践行‘两山’理论样板地、模范生。”霍山县委深改办相关负责同志说,厚植生态底蕴,让霍山早早形成了绿色价值取向。

擦亮“底色”

一方山水、清秀迷人,推门能见山、开窗便是绿,霍山人爱绿护绿的意志始终坚定不移。

山是依靠,水是灵魂。佛子岭、磨子潭两大水库是一级水源地,也是六安、合肥的“大水缸”,霍山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从大局出发,2013年以来,先后投入5亿元开展库区综合治理,拆除网箱2.8万只,销毁船只2100只。2020年,更是对佛子岭、磨子潭和白莲崖三大水库实行禁渔。守护一湾清水,换来了“中国好水”和“世界美酒特色产区”。如今,库区的生态价值正在持续变现,白花花的竹根山泉水,正源源不断化作真金白银。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率先推出招商项目准入制度,明确招什么样的项目,不招什么样的项目,坚决不让污染进入霍山。抢抓“六安茶谷”“江淮果岭”“西山药库”发展机遇,重点围绕茶叶、石斛等特色产业,大力推进农产品深加工,竭力让特色产业化为生态经济。

擦亮底色,连线串珠。聚焦“全域旅游、全景霍山”建设,突出“亲山近水 养生霍山”,发挥生态、文化优势,投入26.6亿元建起了串联所有乡镇的“最美环线”,构筑了“一环两核三组团”的全域旅游格局,形成了覆盖全域、贯穿四季的“游览图谱”,带动20余万群众增收致富。

护林防火,走进万家。2011以来,连续十多年开展宣教活动,保护生态、爱护家园的意识,从娃娃开始抓起,霍山县每年动员4万多名中小学生及老师、家长联合参与,达到了“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的效果。不仅如此,当地还利用“大别山两山学院”“大别山乡村振兴学院”,做好红绿文章,讲好红绿故事,奋力推进生态文明和乡村振兴。

“绿色是最亮底色,生态是最大优势。”当地一位林业干部满有底气地说道。放眼当下,霍山县始终在高质量绿色发展中坚持四个第一:生态保护作为第一责任,绿色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机制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生态惠民作为第一追求。拥有30多万人口的山区县,近年来,先后摘得了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名县、中国天然氧吧、“中国好水”优秀水源地等系列“国字号”金子招牌。

提振“底气”

绿水青山“颜值”,如何化为富民“价值”?这背后比的是执政能力,拼的是发展思路。归根结底,还需要能落地的鲜活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提振老百姓的幸福“底气”。

“早上8点上班,傍晚5点多就下班了,中午食堂管饭,就近还能顾家。”在霍山县太平畈乡王家店村,村民肖琼一边娴熟地绕条,一边聊着自己幸福的上班生活,自打2015年起,她就在家门口的一家石斛企业上班,一个月两三千元不在话下。偌大的车间,跟肖琼一样,30多位女性村民正在忙活着。

“2012年,我们这里总人口13440人,在乡里的农商行,存款余额9594万元。2022年,户籍人口14633人,存款余额47257万元,人均存款3万多元。”太平畈乡副乡长高俊岚说,霍山石斛产业是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更是“两山”理念转化的生动实践范例,给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太平畈乡离县城86公里,是偏远的山区小镇。10多年前,当地霍山石斛种植面积仅几亩,如今,种植净面积达13000余亩。全乡经营霍山石斛企业及专业合作社达500余家,从业人员达1万余人,年产值15亿元,其中年经营收入达千万以上的龙头企业12家,500-100万元的20多家,100-500万元的30多家,100万元以下300多家,太平畈乡连续两年评为“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乡镇。”

从小山村到小县城,霍山石斛全县年总产值达40多亿元。石斛小镇、美酒小镇、茶香小镇、温泉小镇、漂流小镇、花果小镇……依托特色产业,高质量建设特色小镇,霍山筑起了绿色发展新平台。

“这里是霍山县漫水河镇的新铺沟村……”漫水河镇乡村振兴体验馆的大屏幕上,循环播放着CCTV-2“生财有道”栏目对红灯笼辣椒的专题报道。地处大别山腹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了“红灯笼”辣椒。

一个“红灯笼”,照亮致富路。漫水河镇副镇长刘明和说,2022年,在国道346沿线的新铺沟、道士冲、歇马台、径树林四村连片种植400亩,带动农户种植2000亩。加工基地、展示馆、体验馆一应俱全,注册商标、精心设计定制“红灯笼驿站”……立足山区资源禀赋,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乡村振兴路上,百姓致富底气更加充足。

山更青,水更绿,群众更富裕。如今的霍山,绿色发展的旗帜越来越鲜明,定位越来越精准,思路越来越清晰,成果也越来越丰富。

来源|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谢彬 储著坤/文 田凯平/图

责编/程晨 校对/王伟 审稿 /张磊 核发/查琦 吴炜

点分享

相关资讯

富民九峰山

富民九峰山崇化药王显圣九峰山,鹿运池塘涌瀵泉。五色袈裟覆紫岭,狮吼象鸣参座筵。竖拂拈杖明觉性,济世悬壶种福田。一道灵光辉天地,千秋万岁耀人间。​

昨天,昭阳的这些变化引上百名媒体记者关注~

12月17日,由区委宣传部主办,昭阳区新闻中心承办的“百名记者看昭阳”活动拉开序幕。来自云南日报、春城晚报、云南法制报、微昭通、昭通日报、昭通市电视台、昭通人民广播电台、微昭阳、昭阳区新闻中心等省、市、区多家媒体记者以全方位视角看昭阳发展,

昭通鲁甸之变:“十三五”经济总量达到82亿元,“十四五”重点聚焦产业发展

3月10日,记者从昭通之变系列新闻发布会鲁甸专场上了解到:“十三五”期间,鲁甸经济总量达到82亿元,“十四五”将重点聚焦产业发展。“十三五”以来,鲁甸坚持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等各项工作,掀起了鲁甸跨

绿水青山带笑颜生态梁子湖魅力尽显

山水乡愁地,梦里梁子湖。良好的自然生态,是梁子湖区最秀美的风景,也是最宝贵的财富。初冬时节,走进梁子湖畔梁子湖区,一条条道路在广袤的乡村交织延伸,一个个特色产业基地生机盎然,一座座农家村落整洁雅致,一张张笑脸幸福荡漾……近年来,梁子湖区围绕

李丽萍调研湛河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2022年4月19日,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李丽萍带队到湛河区开展“办实事、解难题、惠企业、促发展”调研帮扶工作并召开座谈会,湛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李永浩陪同调研。座谈会上,市生态环境局湛河分局负责人汇报了湛河区当前大气、水、土壤等环境保护工作开

工人日报:水退之后,郑州正在发生这些变化

郑州又下雨了,在“7·20”特大暴雨灾害发生一个月之后。8月22日至23日,郑州出现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截至到23日6时,该市最大降水量出现在中牟县韩寺,为140.9毫米;降雨量超过100毫米的站点有22个,50-99.9毫米的站点有97

烈山区组织适应性培训引领退役士兵实现“三个转变”

烈山区组织适应性培训引领退役士兵实现“三个转变”(烈山区2022年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开班动员)“通过培训,我更清楚自己下一步应该干什么、注意什么了,收获真的很多”9月28日下午,烈山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的为期一天半的2022年退役士兵适应性

六安金安区:旅游扶贫让风景变“钱”景

冬日的暖阳,照在一座刻有“大华山胜境”字样的橙色牌坊上。牌坊下面,一条平坦宽阔的水泥路路面整洁,行人往来其间,一派祥和恬淡。这里是金安区东河口镇金子寨村,面积5.2平方公里,常住居民406户、1398人,2014年建档立卡时贫困发生率为23

发现中原城市群北部价值洼地,投资晋城丹河新城正当其时

河南商报记者 闫梦园左拥沁波,右襟丹水,数千年来,晋城借助河流山川,控扼晋豫咽喉,俯视千里中原。近些年,晋城市以不俗的经济发展成绩和亮眼的城市建设成果,独秀于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北部。丹河新城,是晋城市新的经济增长极,是晋城市与中原城市群进

“国酒茅台”改名“贵州茅台”两个字的变化意味着什么?

【“国酒茅台”改名“贵州茅台” 两个字的变化意味着什么?】从6月30日开始,“国酒茅台”正式改名叫“贵州茅台”,告别了曾经使用多年的“国酒”宣传语。6月29日上午,茅台微信公众号名称由“国酒茅台”悄然更名为“贵州茅台”。而打开茅台酒股份有限

友情链接

天天财经元宇宙中国SEO域名抢注宝宝起名网网站监控钻石期货网万科A股兼职悬赏猫虚拟数字人官网世界杯资讯网雅安新闻头条网贵港新闻头条网贺州新闻资讯网桌球台球运动网数字能量研究中心温州新闻头条网攀枝花今日新闻网今日榆林域名注册购买官网今日承德NFT艺术品平台大全娱乐圈网土耳其旅游网美奈旅游网奥运会资讯网河池新闻头条网山东旅游网濮阳新闻头条网纳思达A股今日朔州NFT数字藏品平台大全郑州新闻资讯网台湾卤肉饭加盟官网南宁午托网邵阳新闻头条网
今日六安网-六安之名始于汉武帝,取衡山国内六县、安风、安丰等县首字,别衡山国为六安国,兼有“六地平安,永不反叛”之意。因舜封皋陶于六,故后世称六安为皋城。六安曾获得“国家级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水环境治理优秀范例城市”等称号。六安市共有4A级以上旅游景区26处,安徽舒城万佛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安徽霍山佛子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安徽霍邱东西湖省级自然保护区,另有淠河国家级湿地公园、大别山六安国家地质公园等
今日六安 aigaoji.cn©2022-2028版权所有